为了深入探讨材料科学与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科学突破与应用技术进展,11月19日至22日,第三届东钱湖交叉科学国际论坛在宁波召开。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,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、甬江实验室承办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宁波材料所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薛群基,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担任会议名誉主席,宁波材料所副所长(主持工作)王立平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爱国担任会议主席,李娟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。
本次论坛以材料与物理、化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为主题,邀请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评委、瑞典皇家科学院原院长、瑞典皇家科学院/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Dan Larhammar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、国际灵长类脑研究中心Nikolaos K. Logothetis院士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唐本忠院士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、上海大学刘昌胜院士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、意大利罗马大学Giancarlo Ruocco院士、南昌大学熊仁根院士、甬江实验室陈克新教授、甬江实验室任晓兵教授、宁波材料所吴爱国研究员、浙江大学冯建东教授等1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并作大会主题报告,200多位科研人员聚集一堂,交流不同学科领域方向的最新进展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。
11月21日上午,吴爱国主持开幕式,宁波材料所党委书记张家元、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分别致辞,对到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,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。 Dan Larhammar院士作了题为《进化思维对神经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的重要性》的大会报告。随后,张涛院士作了题为《单原子催化》的大会报告,王中林院士作了题为《摩擦纳米发电机用于高熵能源和系统》的大会报告,刘昌胜院士作了题为《体内生物反应器用于捕获内源性干细胞》的大会报告,Nikolaos K. Logothetis院士作了题为《神经事件触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:映射突触和系统巩固时期的动态连接》的大会报告,赵宇亮院士作了题为《纳米毒性机理及临床应用》的大会报告,Giancarlo Ruocco院士作了题为《布里渊显微镜:机械生物学研究新工具》的大会报告,任晓兵作了题为《类似聚合物的金属合金》的大会报告,郭万林院士作了题为《水伏学:从绿色能源到智能》的大会报告,熊仁根院士作了题为《H/F取代同位素效应展望》的大会报告,陈克新作了题为《韧性陶瓷:从梦想到现实》的大会报告,唐本忠院士作了题为《源于非发光生物分子聚集的不寻常簇状发光》的大会报告,吴爱国作了题为《边界生物医学纳米材料》的大会报告,冯建东作了题为《从单分子荧光到单分子化学发光》的大会报告,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。
11月20日,东钱湖交叉国际科学论坛-青年论坛吸引了近200位来自全国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来参会。李娟研究员主持青年论坛开幕式,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、二级巡视员倪跃忠,宁波材料所副所长陈亮分别致辞。随后,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、浙江大学教授沈颖、浙江大学教授谢灿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宋少莉、南方医科大学教授聂立铭、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席广成研究员分别作大会报告,并围绕前沿交叉和宁波市生命健康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圆桌论坛。
本次论坛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,促进了材料科学与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,促进了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交叉共荣,并将进一步助力宁波广纳海内外人才智慧,集聚高新科技创新资源,打造新的发展动能,提升宁波市在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。